佛学大辞典
苦
词:
苦
解释:
梵语duh!kha之意译。音译作豆佉、诺佉、纳佉。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。苦与乐乃相对性之存在,若心向着如意之对象,则感受到乐;若心向着不如意之对象,则感受到苦。清净论道谓,苦具有嫌恶(du)与空虚(kham!)二义,即嫌恶,及无‘常、乐、我、净’之空虚状态,称之为苦。在称‘苦、乐、舍(不苦不乐)’等三受之时,苦指身心所感之苦(广义),配列于五受、二十二根之苦,而可分为身感受之苦(狭义)与心感受之忧两类。‘一切行皆苦’乃佛教根本思想之一,亦为四法印之一。苦之分类有多种,其大别如下:
(一)二苦,起自一己身心之苦,称为内苦;受外界逼迫所产生之苦(如恶贼、天灾等),称为外苦。
(二)三苦,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其苦,是为苦苦。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受其苦,是为坏苦。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苦,是为行苦。以上三者相当于苦、乐、舍(不苦不乐)之顺序。数论外道举三苦为:依内苦、依外苦(恶贼等)、依天苦(天灾等)。 (三)四苦,指生苦(以有生,故有苦)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四者。
(四)八苦,生老病死等四苦,再加上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苦。 (五)十八苦,即老苦、死苦、忧苦、悲苦、苦苦、恼苦、大苦聚等七苦,再加上无明苦、行苦、识苦、名色苦、六入苦、触苦、受苦、爱苦、取苦、有苦、生苦等十一苦,合为十八苦。
(六)老、病、死等三种身苦,与贪、嗔、痴等三种心苦,可为佛教所立‘身心之苦’的典型代表。其中,临命终时,其苦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,称为风刀苦。
此外,诸经论所举苦的分类甚多,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即有百十苦之说。[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、佛地经卷五、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、大智度论卷十九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