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:
解释:
位于江苏南京东北二十三公里摄山中峰之西麓。又作栖霞寺。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。与荆州玉泉、济南灵岩、天台国清,并称四大丛林。摄山又称聂山、摄岭、栖霞山。山多产药材,食之可以摄生,故称摄山。又其形状如伞,亦称伞山。其中峰屹然卓立、左右诸山环抱如拱。
据梁高僧传卷八法度传、陈侍中尚书令江总持之摄山栖霞寺碑铭等所载,刘宋明帝泰始年中,处士明僧绍(即明征君)隐居此山,结草庵,凡二十余年。时有法度自黄龙来游,与僧绍道契甚厚。僧绍去世后,法度以其宅为寺,号栖霞精舍。是为栖霞寺之起源。
初,僧绍梦岩间有如来之光彩,拟造佛窟,未果。其次子仲璋嗣其遗志,于西峰石壁开凿龛窟,与法度共同铸造无量寿佛坐像,高三丈一尺五寸,通座四丈,并镌造二菩萨像,高三丈三寸(唐代明征君碑则言仲璋造释迦像,法度另造十余龛)。南齐文惠太子、豫章文献王等人各舍财货,共成福业。宋太宰江夏王霍姬等亦施资财,琢磨巨石。梁武帝天监十年(511),临川靖慧王复加莹饰,刻成亿万化身,是为著名之千佛岩。其时,有高丽辽东人僧朗至此,师事法度。后领山寺,精通华严、三论,称江南三论宗之初祖,梁武帝尤尊崇之。
唐高祖时,增置梵宇四十九所,改称功德寺。高宗时,改称隐君栖霞寺。会昌年中,一度被废;重建后号妙因寺。其后寺号迭经变更,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,复称栖霞寺。清末,毁于太平军之役。民国初年,中央禅师重兴寺宇,规模宏伟,虽不及旧时,然仍为南京名刹。
寺中有八角五层石塔、千佛岩,天开岩等奇胜。五层塔系隋文帝仁寿元年(601)初所建舍利塔之一,后唐时再建。自基坛至塔身皆有雕饰,极精丽巧致。尤以基坛羽目刻有释迦八相成道之阳刻,手法颇为精妙。千佛岩在寺之后方,中央大佛龛内有大石佛,即仲璋、法度共造之无量寿佛。大佛龛东方有四龛相列,西方约有二十石窟,内部皆刻佛像、罗汉、仁王、天部等。除大佛龛外,其余石窟、佛龛共有二百余个,造像五百余尊,大多为唐代开凿。千佛岩石窟之规模较大同、龙门石窟为小,精致亦不及,惟该石窟系目前已知唯一之南朝石窟,故在佛教艺术史上颇为珍贵。
寺门外有上元三年(676)所制明征君碑,铭系高宗御制,碑文为唐代书法名家高正臣所写,为江南古碑之一。
栖霞寺后方约二公里处,有天开岩,据传,为明代袁了凡从云谷法会授功过格之故址。[梁高僧传卷八、广
弘明集卷十七、续高僧传卷七、卷十、卷二十、卷二十五、法苑珠林卷三、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九、宋高僧传卷十七、佛祖统纪卷六、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三、大明高僧传卷四、金陵梵刹志卷四、摄山志、光绪金陵琐志(南朝佛寺志卷下)、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第八十二、职方典第六六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