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梵书

佛学大辞典
梵书

词:

梵书

解释:

(一)梵名Bra^hman!a。音译婆罗门那。解释婆罗门教吠陀圣典之文献。吠陀,狭义指四吠陀之本集(梵Sam!hita^);广义则合本集及梵书(广义),总称吠陀。梵书为婆罗门教奠定了吠陀天启、祭祀万能、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。吠陀本集包括祭仪时读诵之赞歌、祭词、咒词。梵书亦有广义、狭义之分,规定祭仪之实践方法,或解释赞歌、祭词之意义,说明祭祀之起源、秘义者,属广义之梵书,其内容可分为梵书(狭义)、森林书(梵A^ran!yaka)、奥义书(梵Upanis!ad)三部分。其中梵书(狭义)又分仪轨(梵vidhi)与释义(梵artha-va^da)二部分;仪轨为规定祭祀之顺序方法、赞歌之用途等,释义则解说赞歌之意义及语源、祭祀之起源及其意义等。森林书及奥义书则同为考察祭祀及人生之意义,二者均重理论;其中奥义书尤深探哲理,又特名为吠檀多(梵Veda^nta)。梵书系以散文体裁书写,书中采用大量之神话与传说。

梵书之成立年代约在西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,即雅利安人由婆罗门文化中心之印度河流域东移至恒河平原时,乃吠陀祭仪复杂体系完全整备之时代产物。梵书可为神学书,同时为了解当时印度社会、种姓制度、婆罗门至上主义之神观、神话变迁、集奥义书大成之一元哲学思想之萌芽等之珍贵资料,惜仅限于片段记录。现存十五部,其中主要为附属于梨俱吠陀之爱达罗氏梵书(四十一章)与附属于夜柔吠陀之百道梵书(一百章)。后者在印度宗教文献中首次提出灵魂转世之理论。(参阅‘吠陀’2820)

(二)梵语Bra^hmi^或Bra^hmi^-lipi。为古代印度雅利安民族于西元前六世纪以后,所使用最古字体之一。又作梵寐书。阿育王法敕之刻文,以及印度中央州萨迦尔(Sagar)地方出土(西元前三百年顷)之货币,皆书此字体。西元第四世纪之遗物中亦发现不少书此字体者。又此文字虽为印度古来固有者,然据近代研究,与腓尼基文同属闪族(Semitic)语系,经由印度商人之传入,于西元前五百年顷完成四十七字母。此文字最初随闪族语系习惯由右向左横写,于中央州出土货币亦同样由右向左,然阿育王刻文等则由左向右横写。阿育王时代之文字,特称为古代孔雀王朝文字,广行于全印度,亦普及至锡兰。西元一世纪顷,产生北方梵书渐次以方形、南方梵书渐次以圆形书写或刻出之倾向。至第四世纪顷,两者之差异则更明显化。(参阅‘梵字’463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