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能仁寺

佛学大辞典
能仁寺

词:

能仁寺

解释:

(一)位于江苏江宁。创建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(424~453)。经过会昌法难,于唐代大中年间(848~859)复兴,改称报先院;南唐升元年间(937~942)改称兴玆寺。又宋代太平兴国年间(976~983)改名承天寺;宋政和年间(1111~1117)改名能仁寺。

(二)位于江西九江东部。创建于南朝梁武帝(502~549)时代,初名承天院。明代弘治二年(1489)改称能仁寺。后多次扩建,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同治九年(1870)复建。系九江三大丛林之一(另二为龙池寺、舍利寺,今已荒废)。面积约三千平方公尺。内有大雄宝殿、铁佛殿、左右禅房、藏经楼等古建筑,及大胜塔、双阳桥、飞来石船、雨穿石、冰山、雪洞、诲尔泉等七景,为九江著名之古建筑群。其中大胜塔位于能仁寺大雄宝殿东南侧,建于东晋,后渐荒废,唐代大历年间(766~779)白云守端禅师重建。几经兵火毁坏,复修建。塔共七层,高四十二点二六公尺。其左侧底层镶嵌石碑一座,系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之重修大胜宝塔碑记,千余年来饱经地震及风雨剥蚀,仍巍然屹立。

(三)位于江苏吴县。据传开山祖为雪窦重显之弟子,即云门宗之传宗。宋代称承天寺,明代改称能仁寺。因寺内有二土阜突起,故又称双峨寺。

(四)位于浙江雁荡山之西内谷丹芳岭下,即四十九盘岭。相传诺讵那为开山祖。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),僧全了入山结庵而居,题名芙蓉庵,至咸平二年(999)始建殿宇。四年,寺僧

进百宝塔,赐名‘承天寺’。绍兴十二年(1142),郡守阎丘昕奏改‘能仁禅院’,遂为雁荡山大道场。[中国佛寺志雁山志卷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