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佛学大辞典

词:

解释:

指作用、功用或目的、理由等。其义颇多歧异,玆归纳为二:(一)梵语prayojana之意译。意谓目的、教示之理由。与所诠(梵abhidheya)、相属(梵sambandha)共称三事,系显示论书之大纲。以三事显示论书之纲要者,系始自六、七世纪顷,为印度诸注释家所采用,以迄于今。其中,用,指论之目的,或著作论书之目标;所诠,指该论书之主题;相属,则表示著述该论书之意义。例如月称之中论注,归敬偈中‘八不’之缘起为所诠,戏论寂静吉祥涅槃为用,龙树之慈悲济度一切众生而着中论为相属。

除以上三事外,再加上用之用(梵prayojanasyaprayojana),而为四事之例亦颇多。但以四事彰显经论大纲之用例,成型于较晚期之时代,其注释方式已俨然具有业经严格整理之完备风格。于此,用之用,系显示论书真正之目的,颇多言及论书之宗教性目标。此外,一般有关之术语、思想等,论及用者亦不少,例如有关空性,则共举其用、相(梵laks!an!a)与义(梵artha)。如于清辨之般若灯论中,空性之用即戏论寂灭之意,空性之相为知晓真如之智,空性之义则指真实之相。

(二)作用、功能之意。相对于‘体’而言。为隋唐时代华严宗、天台宗所完成,富有组织性之佛教哲学体系之论理范畴。三论玄义(大四五·七中):‘非真非俗,名为体正;真之与俗,目为用正。’同书并载,般若与方便实无前后,而作前后之说者,系以般若为体,以方便为用之故。大智度论亦谓,譬如以金为体,金上之精巧为用。又如六祖慧能所言定、慧系一体,两者非二,定为慧之体,慧为定之用。此类用例之多,不胜枚举。总括而言,以体用相对并举时,‘体’多指胜义的、本质的、绝对的,即指静的世界、绝对的世界;对此,‘用’则表示世俗的、相对的,即活动的世界、相对的世界。然体与用之关系,在根本上为‘即体即用’,此种即一性、相即性乃佛教哲学所特别强调者。又‘体’系指一切有为法各各之自体,‘用’则指每一自体所具有之作用;因此有为法之生、住、灭三相,亦各有其自体之体与作用之用。此用例,于中观论疏、十二门论疏等,论及有为三相,多有详载。又大乘起信论中更于体、用外,另加‘相’而成‘三大’。[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、俱舍论卷五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