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蒙古佛典

佛学大辞典
蒙古佛典

词:

蒙古佛典

解释:

即蒙译佛教圣典之总称。蒙古民族自十三世纪归依佛教以来,除将西藏佛典翻译为蒙古语外,更将部分西藏之藏外佛典加以翻译,且更以蒙古语注释或撰述,蒙古佛典遂粲然大备。

蒙古佛典是以西藏大藏经为底本,西藏藏经有其独特之分类方式,即将藏经总分为甘珠尔(正藏)及丹珠尔(续藏)。而蒙古文大藏经,依其成立之时间,可分为三期。第一期(1271~1368),为于元朝治下所作甘珠尔之翻译,此时以古派(藏Rn~in-ma-pa)所依经典为主。第二期(1368~1627),蒙古民族回归朔北故地,以诸汗为外护,改订甘珠尔,并完成部分丹珠尔之翻译。第一、第二期以旧译为主。第三期(1616~1911),为改译与使用木版刊行之时代,此时期完成同文韵统、大藏全咒、蒙文对照翻译名义集等翻译用文典、辞典类,翻译之方法、译语统一,对翻译作通盘之考虑;此时期之翻译称为新译。刊本之种类颇多,译家之名亦详知,今日所见之版本多为新译之重版或复刻。

蒙古佛典内容与西藏大藏经大体相同,然亦非完全一致,或有出入、增减处。蒙古文大藏经,特别是元代旧译,表现了蒙古复杂之文化环境。又蒙古文佛典中采译叙利亚、希腊等中央亚细亚、近东、欧洲之语汇,此亦成为蒙古文大藏经特性之一。[P.Pelliot:LesMongolsetlapapaute/,Rev.de1O/rientchre/tien,1923;dO/hsson:HistoiredesMongols,4tomes,1834~1835;Hor-chos-h!byun%(桥本光宝刊并译,蒙古喇嘛教史)](参阅‘西藏大藏经’258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