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佛学大辞典

词:

解释:

计物轻重之用具。又称权衡。大庄严论经卷十二(大四·三二二下):‘尔时(尸毗)大王,不惜身命,即登秤上。’长阿含经卷十三(大一·八四上)亦有‘不为虚诈斗秤欺人’之句。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三将秤宫列为三十六宫之一。印度之窟院壁画及浮雕,大多绘有秤之图像,如描写地狱诸种变相,或死者于阎魔王前被计量罪之轻重等。古代印度之重量单位异说殊多,然西元前四世纪顷已有锤、秤制作法之记载。佛典中有关重量单位之说,如大乘入楞伽经卷一(大一六·五九二中):‘几尘成芥子,几芥成草子,复以几草子,而成于一豆。几豆成一铢,几铢成一两,几两成一斤,几斤成须弥。’或法华经卷六药王菩萨本事品(大九·五三中):‘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,此香六铢,价直娑婆世界。’皆为其例。

我国单位构成及进位法与印度不同,秦汉时代通行絫、铢、两、斤、钧、石之单位,其中钧、石不久即废,其他则为后世计量之基准。唐代之二铢四絫,约当于一两的十分之一。北宋太宗时,一钱之千倍为一贯,一贯的十分之一称为一分,又以一分的十分之一称为一厘。除絫等为通用之重量单位,另有锤、锱之单位。如慧琳音义卷一○○锱铢条,以黍为始,十黍为一絫,十絫为一铢,六铢为一锱,锱即是分。四分为一两,十六两为一斤,三十斤为一钧,四钧为一石,即一二○斤。日本初沿袭唐制,后又承北宋贯钱制而普遍使用。[修行道地经卷五、顺正理论卷一、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