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挂络

佛学大辞典
挂络

词:

挂络

解释:

又作挂子、挂落、挂罗、挂子、挂络、络子。即通两肩悬于胸间之小袈裟,乃安陀会之变形。禅僧作务、行步时,为方便而着服之。

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一(大五一・二八七上):‘不披袈裟,不受具戒,唯以杂彩为卦子。’其中‘杂彩’一语乃指五条衣,挂子即五条衣之别称。可知宋初已盛行。然于诸律中不见挂子或络子等名。释氏要览卷上法衣条(大五四・二七○下):‘络子或呼挂子,盖此先辈僧创之,后僧效之。又亡衣名,见挂络在身,故因之称也。

今南方禅僧,一切作务皆服。以相不如法,诸律无名,几为讲流非之。’[禅林象器笺服章门](参阅‘安陀会’24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