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:
解释:
即得戒与舍戒之并称。又作发戒失戒。发得律仪、不律仪及非律仪非不律仪三种之无表色,称为得戒;反之,舍失所得之戒体则称为舍戒。无表色,指于身中相续恒转,有招致乐果及防非止恶,或招致苦果及防善止善之功能的无见无对之色法。
律仪之无表色有三种,即:(一)静虑律仪,即定共戒,乃得有漏之四根本及四近分静虑地之心时所得之无表色,属于色界之戒。(二)无漏律仪,即道共戒,乃得无漏根本近分静虑地之心时所得之无表色。(三)别解脱律仪,即所谓七众所持之戒,乃依他人教导之力而得之无表色,属欲界之戒。又依他人教导者有从僧伽得及从补特伽罗得二种,从僧伽而得者有比丘、比丘尼及正学律仪;从补特伽罗而得者为其余之五种戒,即勤策、勤策女、近事、近事女,近住等五种律仪。又比丘、比丘尼之得具足戒又分自然得、见谛得、善来得、信佛得、问答得、敬重得、遣使得、边五得、十众得、三归得等十种得戒之缘;对此,四分律、摩诃僧祇律、五分律、毗尼母论等诸典所说各不相同,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一一详载之。
不律仪,即非律仪之恶戒,得此无表色之原因有二:(一)生于以杀生等为业之家,依初所现行杀等之加行而得。(二)虽非生于不律仪之家,初起意愿从事杀等之业以为活命时,即得此无表色之恶戒。
非律仪非不律仪,即处中之善戒恶戒,得此无表色有三因:(一)依因而得,即初施园林而种下诸福田时所得。(二)依受而得,例如自誓未礼佛不先食、常于六斋日施食等。(三)依重行而得,即由殷重之‘作意’而行恶行善所发得之无表色。作意,系指内心警觉之精神作用。
舍戒者,亦分律仪、不律仪、非律仪非不律仪三种,且其舍戒之缘,依诸部及大乘之说亦各不相同。据俱舍论卷十五载,三种律仪的舍戒之缘分别为:(一)静虑律仪依二缘而舍:(1)易地,即由下地生于上地或由上地来生下地时。(2)退失,即由已获胜定之功德而退失时。(二)无漏律仪依三缘而舍:(1)得果之时,舍先前之向道及果道,故亦舍先前之律义。(2)于练根之位,得利道而舍钝道,故亦舍诸律仪。(3)以退失果道、胜果道之故。(三)于八种别解脱律仪中,除近住律仪外,比丘、比丘尼等七种律仪皆依四缘而舍,即:(1)以意乐之故。(2)以命终之故。(3)以生为二形之故,即兼具男女二根者。(4)以断善根之故。近住律仪则有五种舍戒之缘,即于前述之因缘,另加‘夜尽’而为五缘。
不律仪之恶戒,依三缘而舍戒,即命终、得戒、生为二形。非律仪非不律仪之处中戒,依受心断坏(弃前所受)、势力断坏(净信或烦恼之势力)、作业断坏(不复作)、事物断坏(如舍施之事物)、寿命断坏(所依止转易)、善根断坏等六缘而舍其戒。
除上记各类之舍戒外,瑜伽师地论特别论述大乘菩萨之舍戒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举出二种舍戒之缘:(一)退菩提心,(二)犯重舍。并谓大乘菩萨若起此二缘,转受余生,忘失本念,如是则他日虽有机会重受菩萨戒,然已非新受,亦非新得。此外,同论卷七十五另又举出大乘菩萨四种舍戒之缘。大抵而言,瑜伽师地论认为菩萨戒之舍戒因缘,若非由于退失菩提心或犯上品之重罪而舍戒,即可尽未来际永不退失;此系异于声闻律仪戒之由于命终而舍戒。然若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众受学品之说,则谓菩萨一旦受十无尽戒(即圆顿妙戒)即可永不退失。对瑜伽论与璎珞经两说之出入,唐代之新罗学僧义寂于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上加以阐论,以‘种子之薰习功能’之说会通此一经一论之说法。[四分律卷五十七、十诵律卷一、卷五十六、五分律卷一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○、俱舍论卷十四、卷十五、大乘义章卷十](参阅‘戒’2896、‘无表色’509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