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布达拉宫

佛学大辞典
布达拉宫

词:

布达拉宫

解释:

位于西藏拉萨西北马布日山上,寺域广及山之一半。布达拉,西藏名Po-ta-la之音译。又称普陀宫、布怛罗庙、补陀罗庙、补怛洛伽宫、补陀落迦宫。po-ta-la由梵语potalaka而来,意即佛教圣地。相传七世纪时,吐番赞普弃宗弄赞与唐联姻,为迎娶文成公主,故于此首建宫室,后世屡有修筑。十七世纪中叶,达赖五世受清朝册封,其总管第巴桑结嘉错予以重修并扩建,历时五十年,始具今日之规模。寺内僧徒多达二万五千人以上,大小楼房数千间,不但为西藏最大之佛寺,亦为世界最大之佛寺。此处为历代达赖喇嘛之冬宫和坐床处,亦为西藏政教合一之统治中心。自达赖五世起,凡重大之宗教、政治仪式皆在此举行。

本宫主楼共十三层,自地基至宫顶高一一○公尺,几及于纽约之帝国大厦,东西长六百公尺。全由木、石构成,而无任何钢骨支撑,可谓建筑上之奇迹。画栋雕梁金碧辉煌,四壁塑有色彩明丽之人、龙、凤、鹤、狮等浮雕,极具艺术价值。内有宫殿、佛堂、习经室、寝宫、灵塔殿、庭院等。寺内佛像数以万计,往来参拜者多以观音为最圣之本尊。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八座,塔身以金银包裹,宝玉镶嵌,辉煌壮观。宫内存有大量珍贵文物,如明、清两代皇帝封赐官员之诏敕、封诰、印鉴、礼品,及各种罕见之经文典籍、佛像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