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吉藏

佛学大辞典
吉藏

词:

吉藏

解释:

(549~623)隋代僧。金陵人,俗姓安,名贳。祖先系安息人(胡族),后迁至金陵,故又称安吉藏、胡吉藏。师三、四岁时,随其父谒见真谛,真谛为师取名吉藏。后其父出家,法名道谅。师常随其父至兴皇寺听法朗宣讲三论,七岁时(一说十三岁)随法朗剃度出家。法朗为鸠摩罗什系统三论教学之传承者,故师专习中论、百论、十二门论等三论之学。师十九岁初出讲经,崭露头角,二十一岁受具足戒,声誉日高。

隋开皇元年(581),师三十二岁,值法朗示寂,遂东游至浙江会稽之嘉祥寺,专心讲说著书,问道者千余人,讲肆颇盛;又师为三论等书所作之疏,亦多于此寺完成,故后世称师为‘嘉祥大师’。师除集三论宗之大成外,并精通法华经、涅槃经等大乘经典。

开皇十七年八月,师致书天台智顗大师,请其宣讲法华之教。大业二年(606,一说仁寿二年,或开皇末年),炀帝下诏置四道场,师奉敕居于江苏扬州之慧日道场,据传师所著之三论玄义,即于此时完成;后迁至长安日严寺,振道于中原。此外,并于各地讲述诸经,以兴隆三论为宗,故世称三论宗再兴之祖。师曾与当时著名之三国论师僧粲辩论,师应对如流,双方征问往还四十余次,师最后取胜,声誉隆显一时。大业初年至隋末,师书写法华经二千部。又造二十五尊像,竭诚礼忏,另置普贤菩萨像,与之对坐而观实相之理。唐武德元年(618),高祖在长安选拔十大德,以统领僧众,师亦在其列。此外,并应实际、定水二寺之请,兼务寺事。后移居延兴寺。武德六年五月命终时,沐浴清净,烧香念佛,著作‘死不怖论’而入寂,世寿七十五。敕赐赙仪,葬于南山至相寺之北岩。

师生平讲说三论一百余遍,法华经三百余遍,大品经、华严经、维摩经、大智度论等各数十遍。门下俊才颇多,以慧朗、慧灌、智凯等最有名。著作甚丰,有中观论疏、十二门论疏、百论疏、三论玄义、大乘玄论、法华玄论、法华义疏等,尚有法华、涅槃、胜鬘、大品、金光明、维摩、仁王、无量寿等诸大乘经典之注释书及略论。[续高僧传卷十一、佛祖统纪卷十、释氏稽古略卷二、三大部补注卷一、净名玄论略述卷一、中论疏记卷一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