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厌世观
词:
厌世观
解释:
为一种认为人生并无真正幸福可言之思想。又作厌世主义、悲观哲学。亦即主张宇宙人生有苦而无乐,有恶而无善,或乐与善均不足匹敌苦与恶;而此一充满不幸与不合理之世间亦无谋取改革与进步之可能。于近世之西洋哲学中,最足代表厌世主义者为德国之叔本华(ArthurSchopenhauer,1788~1860),其于‘意志及表象之世界’一书中充分显现绝对之厌世观,谓芸芸众生,日惑于求乐,而乐终不可得,苦终不能脱;又当前之人类文化生活皆由无数个体生命之盲目本能所致,故无所谓进步与发展可期。准此而观,人生于世,虽欲避苦求乐,然顺此盲目意志而生存,亦将苦痛终生而已。
论者咸谓,叔本华之厌世观乃受印度哲学或佛教思想所影响。然于印度吠陀时代初期,厌世观并无明显之表现,其后,自梵书至奥义书时代,因受‘业’及‘轮回’思想之影响,厌世之色彩乃渐趋浓厚,当世之思想家普遍倡言自苦恼之人生求得解脱,亦即自肉体及烦恼中解放灵魂(梵a^tman;purus!a;ji^va;pra^n!a;manas),因而强调禁欲、苦行及冥想(修定)为解脱途径。但至中期奥义书及正统婆罗门则持相反观点,主张‘梵我一如’之说,故产生乐天而肯定之世界观。另一方面,于六师外道中,更由厌世观进一步否定灵魂之存续,而出现唯物、虚无之思想。
释尊主张人生无常、无我(空)、苦,认为所谓‘我’与‘灵魂’,并无不变常住之本质。由是,遂被视为彻底之厌世观,或虚无论者。然释尊之主张,旨在揭示自人生无常、无我、苦等事实中寻求如实知见,如实知见乃是走向解脱之道。所谓道,即四圣谛、八正道,而解脱之世界即是涅槃寂静。在大乘佛教中,此世界所表现者乃为积极之常乐我净,盖涅槃之境界实乃洞彻厌世、虚无后所达到之突破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