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南华古寺

佛学大辞典
南华古寺

词:

南华古寺

解释:

位于广东曲江南面约三十五公里处之南华山(又称六祖山、宝林山、仪凤山)。北倚大庾岭,面临曹溪。创始于梁武帝天监元年(502),天竺僧智药三藏所建。初名宝林寺。唐开元初大加扩建,敕名中兴

寺、法泉寺。至宋太祖时始赐名‘南华’。禅宗六祖慧能主持曹溪,发展禅宗南派,故佛徒有‘祖庭’之称。

寺中至今保有六祖之肉身像、唐代千佛袈裟、饭钵、响鞋、坠腰石、铁锡杖等遗物,成为禅宗之至宝。寺中有无数石刻,可供人拓印。钟楼中有宋代所铸,重达六千斤之紫铜钟,晨昏鸣钟,声闻十数里,此即著名之‘南华晚钟’。寺北有拜石,石上有明晰之膝痕,相传六祖常在此拜佛。大雄宝殿金碧辉煌,殿内金身三宝佛高达六点四公尺。除历时八年始塑造成

之五百罗汉塑像外,本寺寺宝另有明英宗所赐,以金粉书成之华严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