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学大辞典
八关斋戒
词:
八关斋戒
解释:
梵语as!t!a^n%ga-samanva^gatopava^sa,巴利语at!t!han%ga-samanna^gatauposatha,或at!t!han%gikauposatha。乃佛陀为在家弟子所制定暂时出家之学处。受者须一日一夜离开家庭,赴僧团居住,以学习出家人之生活。又作长养律仪、近住律仪、八戒、八支斋戒、八分斋戒、八戒斋、八斋戒、八禁、八所应离。‘八’指持八种戒,‘关’即闭之意,‘戒’有防非止恶之作用。能持八戒,可防止身口意三业之恶行,便可关闭恶道之门。八戒中前七支为戒,后一支不非时食为斋,合之称为八关斋戒。此八法,佛陀制定于每月六斋日受持,即每月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、二十三日、二十九日、三十日(如以中国农历算,小月可改作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)。佛教虽有出家与在家弟子,但佛法以出世解脱为目的,更以出家为上,受持八关斋戒,令在家学佛者熏习长养出世善根,故称长养律仪。又因受此八戒,一日一夜远离家居,近于僧伽或阿罗汉而住,故又称近住律仪。八关斋戒为八种斋戒法,即:(一)不杀生。(二)不偷盗。(三)不淫。(四)不妄语。(五)不饮酒。(六)不以华鬘装饰自身,不歌舞观听。(七)不坐卧高广华丽床座。(八)不非时食。又受八关斋戒者,因一日一夜持不淫戒,故得称为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。[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五、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、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、俱舍论卷十四、大智度论卷十三](参阅‘斋戒’654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