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查询

首页> 佛学大辞典>

三火

佛学大辞典
三火

词:

三火

解释:

(一)指贪、嗔、痴。又作三毒、三垢。即:(一)贪(梵ra^ga)火,渴取一切顺境。(二)嗔(梵dves!a)火,对所遇逆境引起忿怒。(三)痴(梵moha)火,心智懵懂,不明事理,颠倒妄取,起诸邪行。大宝积经卷九十六(大一一·五四二下)有‘我见诸众生,三火所热恼’之句。凡人之烦恼,以贪欲、嗔恚、愚痴荼毒人最剧,故又称三毒。其微细难察,残害身心,常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。此三者能害众生,为恶之根源,故又称三不善根。[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、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、大智度论卷二十一]

(二)印度婆罗门教及印度教大型祭祀中必置之供奉物。即(一)家主火(梵Garhapatyagni),为调理供养诸神及婆罗门供物所设之火,火炉为圆形。(二)供养火(梵A^havani^ya^gni),位于家主火之西方,烧供物奉献诸神,火炉为方形。(三)祖先祭火(梵Anva^haryapacana),供物奉献祖先,火炉为半月形;位于家主火之南,故又称南火(梵Daks!ina^gni)。